当前位置:首页 > 医养 > 正文

“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福建省甘特经济管理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康宁

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医养结合作为新兴养老模式,正逐步被社会所接受。“互联网+”的应用更为其提供更高平台。然而目前存在多部门管理、标准未规范统一、专业人员匮乏、资金保障缺乏、互联网使用率较低等问题。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出台统筹规划指导文件,并制定配套计划来推进机构准入和行业标准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及保险保险机制并构建良好环境来推动“互联网+医养结合”信息平台建设。

关键词:互联网+ 医养结合 政策 养老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根据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年末,60岁以上老年合计2.5388亿人,占总人口的18.1%。同时老年人慢性病发生率高达53.9%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人均患有2-3种慢性疾病。如何保障老年人的权益,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逐步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医养结合作为新兴养老模式,正逐步被社会所接受。“互联网+”的应用更为其提供更高的平台。[1]。

“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1.“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内涵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陆续出台相关政策。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行业的若干意见》强调,应加强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卫计委、民政部等也陆续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对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进行细致安排。而201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对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业做出了战略部署。要求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2]。

医养结合是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结合,是为满足老年人的整体养老需求,提供以生活照料、心灵慰藉等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预防、医疗、康复和临终关怀为一体的照护服务。医养结合能促进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解决医疗与养老服务互相脱离的问题,从而更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照护服务需求[3]。一般而言,医养结合包括在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医院设立老年养护病房、社会资本办医养结合机构、居家购买医疗服务四种方式。

“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促进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参与。而“互联网+医养结合”即融合了互联网与传统养老服务,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全面、及时、快捷的服务。具体为线上构建健康信息平台,通过智能穿戴及数据共享等,收集老年人的健康信息并共享,提供健康知识传播、管理及咨询等服务;线下则由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机构、养老机构等提供医疗养老服务,同时构建服务评价和监测体系,对服务过程满意度进行评测[4]。如此,可以有效打破医养结合信息壁垒,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双方的信息连接和沟通。而通过主动监测,全面掌握信息,可提供更专业化、智能化、个性化的线上线下服务,大大提高医养结合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平台根据用户的评价和反馈进行跟踪和综合考评,可有效识别存在问题和不足,及时沟通改进,实现服务的闭环管理[5]。

“互联网+医养结合”为我国养老服务带来不少机遇,各省市也积极试点探索。如重庆市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热线,形成家政、医疗、文化服务信息网络,提供全面养老服务;北京市应用“中益云大数据服务平台“,将健康保健、文体娱乐、家政服务等需要与医院、老年大学、家政公司等服务供给者相联系,提供一体化、智能化养老服务;厦门市开发“上门康复云养老” APP,利用大数据、智能装备、安全防护探测等,结合社区居家养老照料和中医诊断,创新采用D2D居家养老模式,为居家老人提供“线上+线下”“互联网+物联网”等养老服务[6]。

“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2.推行“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难点

2.1多部门管理,职责不明确

根据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属于多部门管理,老龄办、民政部门、卫生部门、人社部门等均可管理老年人。老龄办负责居家养老管理,民政部负责机构养老管理,卫生部门负责医疗机构管理以及服务提供,人社部门负责医保报销。由于政府职能交叉,政策标准不统一,又缺乏监督管理机制,导致出现“多部门管又无人管”的局面,阻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有序发展[7]。

2.2机构管理标准和行业标准未规范统一

目前不同行政管理部门分别对四种形式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作出不同的职能界定,却缺乏明确、规范的机构管理标准,也缺乏统一的监督管理部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准入机制及资格认证尚未明确,而人员的准入考核也未成熟。同时目前的行业标准和服务标准过于粗糙笼统,缺乏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评估与分级标准,服务分类及收费标准,服务流程和要求规范等。准入机制和行业标准的不规范,影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8]。

2.3人员参差不齐,专业人员匮乏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工资待遇较差,下岗再就业及务工人员成为养老护理队伍的主力军。他们大多没有接受系统专业的培训,无法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和安全保障。而老年人的养老护理也不仅仅只是起居照料,诊疗、康复及心理慰藉都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但目前学校更多关注临床知识传授,缺乏对老年人的特殊护理及人文关怀教育,专门老年人医护人员无法满足需要。而“互联网+”在医养结合中的应用,势必需要精通网络设计及医学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专业人员的缺乏,制约“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持续发展。

2.4资金缺乏,保障覆盖范围狭窄

根据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属于多部门管理,老龄办、民政部门、卫生部门、人社部门等均可管理老年人。老龄办负责居家养老管理,民政部负责机构养老管理,卫生部门负责医疗机构管理以及服务提供,人社部门负责医保报销。由于政府职能交叉,政策标准不统一,又缺乏监督管理机制,导致出现“多部门管又无人管”的局面,阻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有序发展[7]。

老年人因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收入相对较差,但养老及医疗服务消费需求突出。而目前我国政府补贴,仅针对三无、低保等特殊群体,无法覆盖全体老年人。养老保险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不足以支付养老服务(尤其是机构养老)。同时医疗保险制度,也以保障医疗费用为主,无法将护理、康复等费用纳入报销范围。资金的缺乏,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过于狭窄,与当前日益增长的养老需要,以及医疗费用的持续增长相矛盾,限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稳定发展。

2.5互联网使用率较低,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在医疗养老服务应用范围较小,实际应用中一般局限于定位及救助技术,并未形成线上线下为一体的系统网络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实现动态监测、实时管理也困难重重。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积极性较低,总体使用率不高。同时“互联网+”的信息共享平台,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健康数据安全受到威胁,大数据分析技术将使个人隐私保护成为难题。高效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效防范个人信息及数据泄露[4-2],将是推行“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的首要前提。

“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3.推行“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政策建议

3.1出台统筹规划,协同合作的指导文件

国家应该出台推行“互联网+医养结合”的具体指导文件,从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实施计划等提供指导框架。同时针对医和养相分离的问题,应该出台相应政策,明确各方职责,建立医疗和养老的政策协调和合作制度。如可借鉴日本设立高一级的统筹协调部门,根据区域内现有医疗养老资源,充分考虑老龄化及需求等,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制定完善的医养结合长远规划。同时明确民政部门、卫生部门、老龄办等各部门责任,打破条块分割[9],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实现医疗和养老的跨界合作与融合。

“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3.2制定机构准入和行业标准

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明确各类机构的行业标准、职能和定位。严格执行准入、资格认证和退出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机构发放相关资质并纳入医保结算,并加强监管,督促各类机构合法、专业、规范进行运营。同时应该参考相关行业标准,制定相应服务标准和规范。如借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及认知功能评估量表,建立老年人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评估与分级标准,从而确定医疗护理等级。明确各类医疗养老服务的服务流程、分级服务要求以及收费标准[10]。做到服务提供有法可依,有理可循。

3.3加强人才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专业化的医疗养老服务队伍是服务质量的保证。首先针对目前我国国情,制定相关规定,要求从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化培训,通过考核获得资格证书后方可持证上岗。其次,可参考日本德国,培养专门的老年长期照护医务人员。给予物质资源、经费补贴等,鼓励医学院开设相应老年医学、护理专业或课程,加强教育并组织实习参观。对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技能培训和考核。同时,应大力支持高校开展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相融合的学科建设,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高新科技人才。考虑到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层次较高,可在实践中允许医生护士多点执业,允许大医院医生将养老机构作为执业地点,在制度和执行上提供保障[7-2]。

3.4统筹资金,建立养老护理保险机制

推行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投入,通过财政税收、社会保险缴费等组合来扩大资金供给。并引导社会组织参与,鼓励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体等捐赠,保证资金稳定。同时,政府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中应增设护理保险条目,学习日本和德国建立长期照护保险机制,将康复、护理等费用纳入报销范围,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和健康权益。也可指定相应法律法规引导商业保险增设护理保险项目,给予相应税收优惠政策等,并鼓励居民购买[11]。

“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3.5建立“互联网+医养结合”信息平台

各地政府可以建立相关服务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整合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等服务网站,提供相关服务信息以供浏览查阅。同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建立老年信息数据库,包括老年人基本信息、健康信息等,并实施监测,动态管理。安装智能呼叫服务系统,防止摔倒、突发疾病时无人照应,老年也可通过拨打热线获得所需服务[10-2]门应逐步试点完善远程医疗建设政策环境,将穿戴医疗设备、物联网等应用至医疗养老信息化平台中,打造全方位、全天候、数字化、智能化等医养结合新模式,做到养老和医疗的真正融合网络安全的维护,防止信息泄露。针对老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较低的问题,应该积极鼓励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电子设备,APP等,使老年人真正感受“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带来的便利[12]。

3.6 提升综合管理才能,做一名优秀的养老机构管理人员

面对终身学习时代的来临,许多成功的企业组织,除了积极地推动组织学习,亦已对组织知识的创新表现出相当的重视,一些充满竞争潜力的组织,正在不断地学习与从事组织的知识创造。在变动的经济环境中,唯一可确定的是环境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要掌握竞争优势必须先掌握知识。在市场变化、科技不断推陈出新、竞争者越来越多以及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环境下,成功将属于那些能不断创造新知识、广布新知识于组织当中、并快速地吸收新科技与推出新产品的企业。如今国际型先进企业里,有一些专门设立了知识总监,以建立起卓越的学习型、创新型的组织。美国有超过60%的大型企业已经或正在进行知识管理导人,在欧洲与英国,有更高达70%的大型企业已经或正在导人知识管理。根据调查统计,那些知名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企业导人知识管理后所获得的具体效益,依次分别是:可以协助企业作更佳的决策(71%)、可以获取对顾客更高的掌握度(64%)、可以协助企业降低成本(57%)、可以帮助企业增加利润(52%)。由此,新一轮的管理变革浪潮正席卷全球。

目前市场上很少有关于医疗健康管理的高端培训项目,据了解,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医疗健康管理博士学位项目填补了国内医疗行业高层次国际化医疗健康管理人才培养的空缺。据调查,这个项目是基于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医学院学术基础及其管理学院雄厚实力,与此同时结合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为我国健康领域有丰富实战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而量身打造的博士项目。蒙彼利埃大学医学院是世界上非常古老的医学院校,拥有非常先进的医疗系统,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教授资源,能够对学员进行非常有效的扎实管理理论,并且有着多年的教育经验,建立了庞大的校友圈,对于学员扩展自己的人脉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学员将全方位学习世界一流的医疗健康体系,并有机会在学习的过程中结识同行精英,从而在学术和实践上碰撞出思想火花。

我国“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并制定配套计划来推进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监督管理等。通过政府部门的调控,加上社会多方参与与共同努力,才能促进我国医养结合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李默,郭锐,赵建. “互联网 +”视角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99:177-181

[2] 睢党臣,张婷. “互联网 +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研究[J]. 老龄科学研究.2017.5:61-68

[3] 俞修言,马 颖, 吴茂荣等. 基于政策工具的我国医养结合政策内容分析[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7.10:41-45

[4邢亚男,曲 婧,付 佳等。“互联网+” 医养结合构成要素及优势分析[J]. 医 学 与 社 会.2018.2:35-38

[5] 黄如意. 互联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构建与探讨[J]. 劳 动 保 障 世 界.2018.2-20-21

[6] 睢党臣, 彭庆超. “互联网+居家养老”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128-135

[7] 王 雯. 推行“医养结合” 养老服务模式的必要性、 难点和对策[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5:2538-3540

[8] 陈恬恬. 基于“互联网+”视角下智慧养老模式的构建研究——以南昌市三种主流养老模式为基础[D]. 南 昌 大 学

[9] 佘瑞芳, 谢 宇, 刘泽文等. 我国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 中国医院管理.2016.36:7-9

[10]王晓玉.互联网时代居家养老服务研究[D].黑龙江大学

[11] 徐 君,武东霞. 国外“医养结合” 养老模式的特点及其经验启示[J]. 护 理 管 理 杂 志.2017.3:171-172

[12]马龙飞,乐嘉宜,郁敏杰. 建立“互联网+医养结合”新模式的构想及探讨[J]. 上海医药.2017.38:3-5

相关文章:

  • 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20202022-12-09 18:54:55
  • “智慧+养老”,2022年乐龄服务项目决赛在深收官2022-12-09 18:54:55
  • 未来怎么养老?人口老龄化呼唤创新型“医养结合”模式!2022-12-09 18:54:55
  • 零距离,秒医疗 推进医养结合,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2022-12-09 18:54:55
  • 天水市虚拟养老院正在打造一所“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助推养老事业的发展!2022-12-09 18:54:55
  • 全国第二届医养结合人文高峰论坛暨医养居资源共享平台产业推进会在铜川举行2022-12-09 18:54:55
  • 首家“医养结合”养老院在我区投入使用2022-12-09 18:54:55
  • 浙江省兴办养老机构省级优惠政策一览2022-12-09 18:54:55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