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养老 > 正文

甘肃:一枝一叶总关情

农民喜庆丰收节。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餐厅为老人提供可口的饭菜。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盛学卿

现代化的兰州市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综合指挥大厅成为百姓提升城市生活幸福指数的“云端助手”。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盛学卿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甘肃民政从民主建政、优抚、社会救济、困难补助等17项职能工作入手,经历了从宽泛到稳定、从零散到有机组合的职能变迁,其社会救助和“兜底保障”等服务职能不断强化。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甘肃民政系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牢牢把握“兜底性、基础性”这一新时代民政工作职能定位,认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这一新时代民政工作职责,全省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1 社会救助温暖困难群众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社会公平,是一项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目前,全省已基本建立起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灾害救助、流浪乞讨救助、临时救助等多项救助制度,构建起一个多层次、广覆盖、立体式、全纵深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为“和谐陇原”密织了一张社会救助安全网,保障了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享受农村一类低保,每月领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35元,这比去年的310元标准要多领取25元钱。”家住酒泉市肃州区铧尖镇芦光忠激动地说,低保补助不断提标,是党和政府对低保户的最贴心关怀。

自1998年和2006年相继建立和实施城乡低保制度以来,省政府先后出台了《甘肃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等救助制度。特别是2015年,省人大颁布实施了《甘肃省社会救助条例》,标志着以城乡低保为主体,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全面建立,成为我省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随着我省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全面建立,持续提高社会救助补助标准,让困难群众切实享受到生活有保障的幸福感也是甘肃民政工作一大亮点。

“我省救助资金由1998年的0.09亿元增加到2019年114亿元,年均增幅达43%。救助资金的连年大幅增加,为持续提高救助水平,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有力支撑。”省民政厅救助处负责人介绍。

在补助标准方面,我省已连续21年提高城乡低保指导标准和特困供养省级补助标准。其中,全省城市低保标准由1998年建制初的110元/月提高到2019年的524元/月,农村低保标准由2006年建制初的600元/年提高到2019年的4020元/年。城市特困供养标准由1998年的1320元/年提高到2019年的8174元/年,农村特困供养生活标准由2006年的600元/年提高到2019年的5226元/年。

截至2019年6月底,全省共有城市低保对象42万人,农村低保对象156.8万人,城乡特困人员10.3万人。全省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总体上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救尽救。

“我省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贫困面大、贫困人多、贫困程度深,民生保障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按照党中央‘社会政策托底’的要求,我省社会救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救助水平逐年提高、操作程序日益规范、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为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助推全省扶贫攻坚大局发挥了积极作用。”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说。

2 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2005年,我省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呈现出加速发展势头。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436.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达到16.5%,且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20年将突破445万人,未富先老特征明显,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面对日益严峻的养老服务工作,甘肃民政迎难而上。2017年,按照民政部等6部门统一部署,省民政厅联合相关部门启动了为期4年的“养老院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明确了到2020年的养老院质量建设目标:全省基本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养老服务质量治理和促进体系更加完善,养老院服务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达到80%以上,养老机构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5%以上,所有养老院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功能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养老院。

现年88岁的张素琴老人在兰州市社会福利院生活了已15年,她目睹了兰州市社会福利院的快速发展。“刚刚入住福利院,房间设施简陋,配备了简单的洗漱用品,如今,房间变成标准间,配备了电视机、圈椅、茶几、鲜花等物品,24小时供应热水。”张素琴说,每天早晨起来,拉开窗帘,阳光透射在鲜花上,一天的心情都是美美的。

70载风雨洗礼,70年沧桑巨变,见证了甘肃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与成长。成立于1956年的兰州市社会福利院,2014年被列为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全国试点单位。副院长许相如介绍,为了更好地满足兰州市“三无”老人、孤老优抚对象、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福利院于2015年开工新建了老年养护中心,主要建设内容有老人各类生活用房、心理咨询室、诊疗室、社会工作室、浴室、护士站、餐厅等功能设施,新增公益性床位500张,全面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的养护水平。

为进一步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活力,省民政厅紧跟时代发展,紧贴实际需要,探索创建了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市场化运营、股份制合作的养老机构建设运营新模式,率先出台了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3个地方性标准,创建了一批规范化标准化福利服务机构和示范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推动养老服务向专业化方向迈进。

嘉峪关,是1958年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建设而兴起的一座新兴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多年来,全市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已初步建成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了市民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2018年5月,嘉峪关市被民政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三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

居住在嘉峪关紫轩社区的石菊兰老人退休后,几乎每天都会前往社区活动,参加舞蹈队、曲艺班。“老年人走出家门,进入社区养老,融入社会,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晚年生活幸福指数。”石菊兰感慨地说。

初步形成的多元化养老格局为养老服务提供了有效保障。截至2018年底,全省社会养老床位达到13.1万张,比2012年底增长9.2万张,每千名老人床位数从11.8张增长到30张。全省各类养老机构达到331家,设置机构养老床位2.59万张,养老机构从2012年底的36个空白县区已发展到覆盖所有市(州)、95%的县(市、区)和大部分中心乡镇,机构供养床位有效保障了老年人入住需求。

进入新时代,省民政厅瞄准民政改革发展前沿,抢抓历史难得机遇,全面启动全省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虚拟养老餐厅,以“互联网+智慧养老”为抓手,通过搭建老年人口数据平台、探索智慧养老互助服务,提升为老服务水平。目前,全省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所有市州和50%的县(市、区),在部分地方已初步形成了“一刻钟”服务圈。联合省卫生计生委等8部门,推动医养结合工作稳步健康有序发展,建成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地区3个,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地区和机构8个,试点医养结合县市区37个,市县乡医养结合试点机构303个。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落后、功能单一等问题成为我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瓶颈”,为此,我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出发,着力补足补齐养老服务面临的短板。加大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为载体的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严格规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和运营管理,使城市社区和行政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88%和50%。

3 为民服务架起连心桥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尤其是救助管理、婚姻登记、殡葬服务、残疾人福利、留守儿童关爱等工作,更是紧贴民生、直通民意的基础民生服务。

走进嘉峪关市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这是一家荣获民政部奖励的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为了让群众少跑路,几年前我们就将办公电话号码登记在114号码查询台及相关门户网站,耐心解答群众疑问,对当事人咨询业务所需提供的相关证件材料做到一次性告知。”嘉峪关市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工作人员说。

结合“放管服”改革,我省推进婚姻登记制度改革,提高服务质量和办证效率,推行“微笑服务”“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通过网络预约平台,让办事群众少跑冤枉路,切实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2012年以来,全省共办理国内婚姻登记170多万对。

全省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建立了甘肃省殡葬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组织领导。“2018年1月划定了全省火葬区范围,火葬区覆盖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29.35%。每年结合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工作,组织各地以‘文明祭扫、生态安葬’为主题,深入开展‘殡葬宣传月’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引导群众自觉移风易俗和厚养薄葬,践行绿色殡葬理念。”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2012年以来,我省先后下拨中央和省级各类资金3.8亿元,支持各地加快完善殡葬服务设施设备,全省带火化设施的殡仪馆由2011年的17家增加到34家,殡仪服务中心和无火化设施的殡仪馆由2011年的12家增加到45家,全省公益性公墓和农村集中安葬区分别达到258个、2794个,较2011年大幅增加。

我省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民政部门完善政策措施,改善救助环境,适时开展“寒冬送温暖”“酷暑送清凉”“接送流浪孩子回家”等专项行动,提高了救助救治服务水平。

2012年以来,全省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3.3万,下拨各类资金1亿余元,资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新建、改扩建和配套设施建设,全省共建成救助管理机构64个,救助机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同时,围绕“在站寻亲,让爱回家”主题,采取登录寻亲网寻亲、DNA血样采集、人脸识别技术、基本特征查验等形式,开展救助寻亲服务,帮助流浪乞讨人员早日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2016年,我省全面建立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全省已累计发放补贴资金11.1亿元,惠及全省27.3万困难残疾人和31.4万重度残疾人。

此外,投入部省两级福彩公益金2931.5万元,资助5个县级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深入实施民政部“福康工程”项目,投入福彩公益金2510万元组织开展我省“福彩助残”公益项目,共为1.9万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配置轮椅、助听器等康复辅具1.1万具,装配假肢、矫形器8115具,实施肢体矫形手术141人,受助残疾人的生活品质得到有效改善,有效助推残疾人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