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养 > 正文

【C&H】“一床一窗”——黄廷芳综合医院医养融合新模式

【C&H】“一床一窗”——黄廷芳综合医院医养融合新模式

健康城——新加坡六家医院为区域健康城中心枢纽

健康建筑、景观和城市成立健康场所有利于阻止周边有害因素,促进健康。结合完整的医疗保健体系来治愈病痛,恢复健康,这就是健康导向发展。健康导向发展需要医疗、工作、教育、科研、居住、购物、生产、休闲的城市基本要素以支撑平衡。

新加坡大健康产业发展就由6个主要公立医院组团为覆盖全岛的6个区域健康城巩固了核心中心医院(见图1)

【C&H】“一床一窗”——黄廷芳综合医院医养融合新模式

图1 新加坡城市健康医养体系建立

Part1:一窗一床:黄廷芳综合医院——医疗中心 + 社区养老

针对银发趋势,新加坡医院设计也同时在蜕变。在新加坡西部裕廊东地铁站旁,有一个与环境融洽却别具一格的建筑群(见图2)。这就是2015年6月30日正式投入服务、拥有700个床位的黄廷芳综合医院以及400个床位的裕廊社区医院,共同组成的裕廊医疗集团医疗城。这个医疗群体就包含了健康导向发展里治疗、教育、科研、购物、工作和休闲的元素。

【C&H】“一床一窗”——黄廷芳综合医院医养融合新模式

图2 黄廷芳综合医院群

1

让医疗融入社区

【C&H】“一床一窗”——黄廷芳综合医院医养融合新模式

在体现医疗融入社区的设计概念方面,黄廷芳综合医院群就把连续护理里专科门诊、急症医院和社区医院三大医疗模式一体化(见图3)。这个多元化、一站式服务更符合包括年长者在内的大众居民,也可拉近各医疗功能的距离,促进医疗临床技能。为了推广居家养老、原地养老,医院也会定期派出健康检查车到周边社区,由专业医生和护士为周边行动不便和低收入居民义务进行身体检查、健康宣传。黄廷芳综合医院群扮演着新加坡西区健康城的核心医院角色。联合着基层医疗社区诊所、家庭诊所,加上包含居家护理、日间护理中心、疗养院、养老院等一体化生活关怀网设施(见图4),在“我的社区”里照料着西区民众的身心健康,让大家把健康带回家(见图5)。

【C&H】“一床一窗”——黄廷芳综合医院医养融合新模式

图3 连续护理的概念

【C&H】“一床一窗”——黄廷芳综合医院医养融合新模式

图4 一体化生活关怀

【C&H】“一床一窗”——黄廷芳综合医院医养融合新模式

图5 活的健康

2

交通更便利

黄廷芳综合医院临近裕廊东地铁与公交车转换站,被商业、住宅、轻工业建筑环绕(见图6)。利用这步行人口密集的优势,2层被设置为公共平台,把交通枢纽、商业和医院公共商业区无缝结合为一个轻松公共环境,进而打破公众对医院固有的恐惧感,把医疗资讯传播和医药咨询点拉近公共领域。同时又为行动不便的病人和年长者提供从地铁站同层通往医院公共区域和药房的安全捷径。

【C&H】“一床一窗”——黄廷芳综合医院医养融合新模式

【C&H】“一床一窗”——黄廷芳综合医院医养融合新模式

3

一床一窗:静养不避闹市

与宏茂桥疗养院相同,黄廷芳综合医院群带出了新加坡城市医院的特色,提出“一床一窗”,为温馨静养不避闹市的方案。在高建筑密度和围绕四周道路的前提下,地面绿化并不是最合适的绿化方案。黄廷芳综合医院群就用了“每一位患者都拥有一扇窗”的概念,通过建模测试,在最终设计中每一张病床的位置都随着独立的窗户倾斜了5°,这个倾斜的设计为每位病人在保证足够独立的空间的同时,充分提高了采光和自然通风效果(见图7,8)。使每一位病人躺在室内的病床上,就能够享受到和煦的阳光和律动的自然风。从而把康复医院绿化配置带到行动不便的病人与忙碌的医疗人员跟前,这对需要更长时间复原的年长病人尤其重要。医院各处的屋顶花园空间也可为病人和医疗人员减轻来自道路和周边的购物商场的噪声。使空间更人性化,照顾了病人与医疗人员的感受,创造一个会让病人快速痊愈和医疗人员工作愉快的环境(见图9)。

【C&H】“一床一窗”——黄廷芳综合医院医养融合新模式

图7 平面设计示意

【C&H】“一床一窗”——黄廷芳综合医院医养融合新模式

图8 外观实景照片

【C&H】“一床一窗”——黄廷芳综合医院医养融合新模式

图9 室内实景

Part2:新加坡养老设施设计原则

伴随新加坡城市健康医养体系建立,每个健康城的大型医院均出自CPG设计。CPG医疗保健署负责了新加坡绝大部分大型公立医院的设计、改造项目,同时,CPG医疗保健署在养老设施设计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健康城”“连续护理”等医养结合,以健康为导向的前沿理念与设计,时刻探讨着国内外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突破方案。

【C&H】“一床一窗”——黄廷芳综合医院医养融合新模式

据上述案例分析,新加坡明确了并不提倡机构养老模式,而是更推崇居家养老、原地养老、社区养老,提倡多代居概念。如何让年轻一代和老龄人士和谐共处,在养老设施的设计上,制定了7项原则,可以为国内外借鉴。

1

高密度开发模式

为优化土地价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老年人或退休人员住宅社区在满足适宜居住的前提下医养结合新模式的医院,通常采用高层、高密度的开发模式。

2

选址在交通便捷的区域

新加坡老年人通常选择住在离家人朋友较近的地方,而不会选择住在郊区,喜欢退休后住在郊区享受闲静生活的人通常会选择搬去中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为行动不便的年长者,社区位置以毗邻城市公共服务、医疗、交通设施,出行便捷可达性好为佳。

3

综合体开发模式

住宅单元外提供设计全方面配套服务。

4

【C&H】“一床一窗”——黄廷芳综合医院医养融合新模式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就近或就在社区内部设置医疗中心和日托中心;设计完整强大的家庭医生及家庭护理系统。

5

模块灵活的组屋单位

户型满足多代居模式,且需要具有灵活可变的特性(见图10),从年轻的夫妇二人到第一个孩子出生、到第二个孩子出生,再到三代居至家庭的黄金时期,均可满足各个时期功能需求。

【C&H】“一床一窗”——黄廷芳综合医院医养融合新模式

图10 模块灵活性组屋单位

6

人性化设计

无障碍设计、精装设计、人性化设计及精细化设计。

7

【C&H】“一床一窗”——黄廷芳综合医院医养融合新模式

宜居性设计

温馨宜人的环境设计,创造积极交流的空间场所。

Part3:总结

新加坡式养老在于创造健康城,融合各年龄阶层人士的宜居城市,把健康生活和医养从小带进人们意识里,提倡个人与社会责任。

自助、协助和居家养老为根底,除了公民观点引导,政策、财政结构支撑,健康城配套以交通、规划等职能网络社会。可行可持续发展更需国家与社会资本银发乐龄产业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实践创新与智慧运作,以更迎合已不满足于基本配套的未来国际化社会与知识科技化年长者。建立居家养老、原地养老、社区养老,让年长人士积极快乐的在“我的社区”的“一体化生活关怀网”里享受黄金年华。

Part4:新加坡老龄化现状及

新加坡是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面积为781.3km2。截至2015年6月份,人口总规模约553.5万。65岁以上人口约65.3万人,占总人口的11.8%。平均寿命已达82.8岁。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医养结合新模式的医院,在2030年亚洲人口将有50% 超过50岁,其中工作人口将有20% 超过65岁。现在亚洲老年人口看护有90%由家庭照顾,7%社会照顾,只有3%养老机构照顾。每个初到社会工作的人士将要支撑家里的8位长辈。随着纳税人减少,如何重整经济、社会与环境,让老年人能继续维持自己的生活,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新加坡已是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与中国存在许多的相似之处。

在后续的微信中,我们将系列报道新加坡健康城项目,包括:海军部村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医疗中心+公共社区中心+私人商业;Hillford怡康公寓: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医疗中心+私人商业中心;宏茂桥疗养院: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着重分析养老模式及养老设施的规划设计,可为国内及国际养老产业提供借鉴。敬请关注!

(来源:本文节选自《城市住宅》杂志2016年第1期:健康城——新加坡式养老;作者:梁凯雁,孙诣钦;作者单位:新加坡CPG咨询私人有限公司医疗保健署)

=============================

【C&H】“一床一窗”——黄廷芳综合医院医养融合新模式

相关文章:

  • 零距离,秒医疗 推进医养结合,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2022-12-09 18:52:10
  • “医养联动”破解农村养老难题2022-12-09 18:52:10
  • 智慧养老创新白皮书,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12-09 18:52:10
  • 社区养老工作计划2022-12-09 18:52:10
  • 养老院护理员2022-12-09 18:52:10
  • 仙桃街道建设全市首个“三位一体”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2022-12-09 18:52:10
  • 居家养老服务云平台2022-12-09 18:52:10
  • 升级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系统,老年居家养老服务系统2022-12-09 18:52:10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