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老机构 > 正文

敬老院扩建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

敬老院扩建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一)、各级政府养老政策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91号)中明确提出:

(1)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大幅提升,供给结构更加合理,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行业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基本建立,市场监管机制有效运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养老服务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养老服务业制度_养老机构评估室_养老院心理咨询室制度

(2)全力建设优质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建立医养结合绿色通道。

建立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审批绿色通道,支持养老机构开办老年病院、康复院、医务室等医疗卫生机构,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鼓励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社区老年照料机构内设的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推进养老服务机构、社区老年照料机构与医疗机构对接,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医疗服务。提升医保经办服务能力,切实解决老年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问题。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形成多元化的保险筹资模式,推动解决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相关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问题。

2、2017 年 8 月 21 日财政部、民政部、人社部联合发布《关于运用 PPP 模式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优先支持“医养健融合发展”。

――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服务机构开展合作,支持打造“以健康管理为基础、以养老服务为核心、以医疗服务为支撑”的全生命周期养老服务链,兴建一批养老为主题,附加康养、体育健身、医疗、教育、文化娱乐、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业的“养老+”综合新业态。

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

(1)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区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大幅提升,供给结构更加合理,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行业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基本建立,市场监管机制有效运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养老服务业成为全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2)大力提升居家社区养老生活品质

依托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利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活动站、卫生服务中心等资源,就近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陪伴护理、紧急救援、健康、文化、体育、法律援助等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和养老机构建设小型、连锁化社区养老院,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需求,方便亲属照护探视。

提升农村牧区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各盟市要依托农村牧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拓展养老服务功能。积极推广乌兰察布市农村互助幸福院的经验,在农村牧区建设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社会参与、政府支持的互助养老幸福院。鼓励自助式、互助式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与农村牧区危房改造等涉农基本住房保障政策的有效衔接。

在推进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中,要立足本地区实际,科学制定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规划,坚持源于实际、贴近实际、符合实际的原则,不搞一刀切。农村牧区集体经济、土地流转等收益分配应充分考虑解决本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引导农村牧区依托建制嘎查村、较大自然村,利用嘎查村委员会、农家院、撤点并校后的空置房屋等场所,建设托老所、老年活动场站等养老设施,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依托互助养老幸福院、老年灶、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综合养老服务设施,为农村牧区低收入老年人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便捷可及的养老服务。加强农村牧区敬老院建设和改造,积极整合散、小、差敬老院,实现敬老院转型升级。在保障重点优抚对象、五保户优先入住的基础上,向社会老年人开放,增强护理功能,提高运营效益,推动敬老院服务设施达标,满足农村牧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

积极发挥老年协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功能,督促家庭成员承担赡养老人义务。鼓励专业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服务者加强对农村牧区留守、困难、孤寡、独居老年人的关爱保护和心理疏导、咨询等服务。充分依托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开展基层联络人登记,建立应急处置和评估帮扶机制,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安全等问题。

4、《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提出: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健康养老意识,加快推进全市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基本需求,繁荣养老市场,提升服务质量,让全市广大老年群体享受优质养老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到2020年,全市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大幅提升,供给结构更加合理,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行业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基本建立,市场监管机制有效运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养老服务业成为全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二)、各级政府十三五规划

1、《“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出:

到2020年,老龄事业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养老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基础更加牢固。

多支柱、全覆盖、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和公益慈善事业有效衔接,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基本照护等需求得到切实保障。

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大幅提高、质量明显改善、结构更加合理,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更加方便可及,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当地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超过50%,护理型床位占当地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

有利于政府和市场作用充分发挥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备。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法治化、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政府职能转变、“放管服”改革、行政效能提升成效显著。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得到充分激发,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主体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质量更加优良,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建立完善。

支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社会环境更加友好。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自觉支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意识意愿显著增强,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安全绿色便利舒适的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扎实推进,老年文化体育教育事业更加繁荣发展,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持续改善。

2、《内蒙古自治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内蒙古城乡社区基层老年协会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老年志愿者注册人数占老年人口数的比例达到12%。《规划》明确提出,内蒙古今后要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提高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到“十三五”末,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60张。同时,继续实施80岁以上老年人的高龄津贴政策,力争到“十三五”末施行普惠制高龄津贴,鼓励各地为失能老人和家庭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从我区实际出发,坚持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规划》要求,内蒙古将进一步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加大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社区的社会养老服务网络。大力推进老年友好型城市、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继续开展无障碍建设城市创建。“十三五”期间要建成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优秀宜居社区50个,60%以上的城市社区达到老年宜居社区基本条件,40%以上的农村具备老年宜居社区基本条件。将老干部(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建设纳入公益类文化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推进老年教育文化资源共享,实现老年教育参与率达到20%的目标。

3、《通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完善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疗养院、康复护理院、养老保健院、老年互助院等中高端养老产业,开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产业,整合利用楼宇资源,积极发展“旅居式”、“候鸟式”养老。充分发挥蒙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大力发展蒙中医医疗养老保健服务业。积极引进和培育医疗护理、健康检测、卫生保健、康复护理等健康养老服务业机构和项目。支持健康养老服务业机构发展,加强健康管理教育与培训,推动健康咨询、健康保险与健康服务融合发展,全面提高健康养老服务业水平,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到2020年,全市养老服务机构新增床位16000张,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5000个以上就业岗位。

(三)、行业准入条件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本项目符合其鼓励类项目――三十七、其他服务业:“10、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顺应我国养老事业发展方向的需要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老年群众,不断采取积极措施,推动老龄事业发展进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老龄事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十二五”“十三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到2018年,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增加到1.67亿,老年人口比重将增加到11.9%。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

为此,我国政府提出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积极推进养老机构运营机制改革与完善,探索多元化、社会化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行管理。

本项目建成后,将以老年人需求为设计及运营核心,强调老人的参与性,注重老人的感受。从道路交通、卫生、饮食、居住、建筑风格、绿化、景观、材料等全面考虑,以真正意义的为老人全心全意的服务宗旨,为老年人提供一个集养生、医疗、学习、娱乐、教育、休闲于一体,生活舒造、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新型养老院。

2、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近年来,为进一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发展目标,自治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优先保障和改善老年民生,优先为老年人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优先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并不断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着力提高养老服务保障水平,使得省内养老服务需求空间不断增长。

据统计,,通辽市老年人口数量达到50万之多,占人口比例的16.8%。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我市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主体、多元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建设,初步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全市共建成社会福利中心及养护院14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9所、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86所、农村牧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95所,农村牧区敬老院52所。全市养老服务机构达到489所,公办养老机构达到452家,社会办养老机构达到37所。机构养老实现了城乡“三无”“五保”和社会老人“愿进全进,应保尽保”。社区居家养老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

本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高养老幸福院的服务能力,新增提供50张医养床位,能够缓解本区域老年居住难及老年人无人照顾的问题,更好地为老人的生活和健康保驾护航,创造更好的经济建设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共建和谐社会。

3、项目建设是进一步提升区域养老服务水平的需要

据统计,目前科尔沁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约11.2万人,公共赡养能力和社会巨大需求之间矛盾十分凸显。随着科尔沁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养老机构建设滞后、床位数量严重不足,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布局合理、生活、服务到位、管理科学、环境幽雅、充满生活乐趣的老年之家,并引进先进的敬老院设计运营理念,购置先进老年人护理设备,对相关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养,不断将护理人性化、专业化、科学化、标准化,急老年人之所急,想老年人之所想,帮老年人之所需,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老年人住得安心、吃得舒心、玩得开心、健康温馨、子女放心,真正把丰田镇敬老院办成科尔沁区老年人颐养天年的幸福之家,让老年人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同时,项目将以“地区示范项目、国内优秀项目”为发展目标,对本区域养老敬老服务起到带头作用,进一步提升本区域养老服务水平,为自治区和通辽市老龄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深入推行做出应有的贡献。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是完全有必要的。

三、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项目所处背景环境利好支撑项目可行

从政策层面来看,本项目所涉及的老年人服务行业,分别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91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以及《通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通辽民政局、市财政局2018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中有所提及并明确指出相关产业发展方向,政策文件鼓励支持本项目产业进一步发展,以此进一步保障和改善老年民生,全面提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水平养老院心理咨询室制度,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二)、项目发展策略合理保障项目可行

1、打造专业化团队

为提高敬老院的使用率,方便管理养老院心理咨询室制度,提高服务质量,根据科区民政局的规划,丰田镇敬老院作为科区养老中心的一部分,将莫力庙敬老院、庆和敬老院的院民合并到丰田敬老院集中供养。

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扩大丰田敬老院的规模和服务能力,消除老人的孤独和寂寞感,使老人从生理和心理上得到满足,在这里幸福地欢度晚年。

2、构建舒适养老环境 争创省内示范基地

项目建成后,将紧紧围绕建成“通辽市敬老院示范基地”这一目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深化“尊老、敬老、爱老”文化建设,优化各项服务,降低运行成本为重点,加强敬老院软件、硬件建设。

(三)、项目管理运营模式合理支撑项目可行

1、信息化运营 降低服务成本

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应用最先进的IT技术实现数字化智能养老院的高效管理。提高服务运营效率,实现老年人从入住到日常生活的全部服务过程的管理,设计合理的工作流程,达到护理人员时间安排的准确定位、高效分配以及物资的合理有效分配,降低护理成本和运营成本。

(1)老年人个人信息的网络化管理,保证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准确地得到老年人的各种生命指标,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无纸化和无胶片化办公。

(2)通过个人信息带动护理信息的管理,并为相关科研服务,构建基地的数字化神经网络。

(3)系统可对核算单元和核算项目进行调整和自由组合,可针对基地不同的部门管理情况和经济核算方式随时进行调整。

(4)根据床位数据统计的需要,随时为管理的需要定义和输出各种报表

(5)提供可由养老院自己定义的各种护理方案、物资方案以及典型案例等,方便护理人员轻松处理典型老年人护理方案的定制和修改。

(6)系统可自由组合的功能模块,可根据基地的具体工作流程定制、重组和改造。

(7)全面的院长查询系统,为院长提供全面的基地运行经济信息和临床信息数据,为院长提供决策依据。

2、实施绩效管理 增强核心竞争力

现代养老护理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力,人力资源的竞争力是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来促进机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要想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可行的、便于操作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而绩效考核和薪酬系统建设则是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重要环节,因为这是其他环节如聘任、培训、奖惩、职务任用与升降等正确实施的基础与依据。

项目将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以提高职工绩效为导向,以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多角度考核,通过评价职工的工作绩效、态度、能力和素质,帮助职工提升自身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从而有效提升基地的整体绩效和整体职工素质。

项目将由院长设定部门目标,并设置绩效与薪酬管理委员会,绩效质询会统领本基地的绩效考核工作,具体由人事部门开展实施。

3、严格财务管理 保障项目运营

在现代养老护理机构财务工作中,财务管理作为机构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服务和保障职能。努力做好机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提高经费利用率、增强机构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建成后,将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即机构的财务活动在机构负责人及总会计师领导下,由机构财务部门集中管理。

相关文章:

  • 未来怎么养老?人口老龄化呼唤创新型“医养结合”模式!2022-12-09 18:22:29
  • 中国人寿发力康养融合 国寿嘉园荣获“中国保险创新大奖”2022-12-09 18:22:29
  • 破题人口老龄化 中国智慧养老社区成趋势2022-12-09 18:22:29
  • 这份调查报告,揭开了社区养老最真实的“行情”(从业必知)2022-12-09 18:22:29
  • 新政下,社区养老将成为中国主流!!2022-12-09 18:22:29
  • 中国太保首个高品质养老社区在成都温江动工开建2022-12-09 18:22:29
  • 深圳市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初步结果一览表2022-12-09 18:22:29
  • PICC|人保康养•大连和园养老社区2022-12-09 18:22:29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