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养老 > 正文

智慧老龄社会的构建

【理论研究】任远:智慧老龄社会的构建

任远 社区教育大讲堂 2022-10-02 15:53 发表于北京

智慧养老 产业_智慧家居养老_智慧家居 家居智能化 智慧家庭 电话远程控制

任远

作者简介任远,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摘要:积极应对老龄化的一项重要策略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的作用。科技创新渗透在养老服务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形成智慧老龄化,智慧老龄社会是在科技创新基础上老龄社会生活形态的整体改变。智慧老龄社会建设需要帮助老年人口深度融入数字社会,减少数字鸿沟产生的数字不平等。在智慧老龄化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数字鸿沟,促进数字包容可以实施四种策略。构建智慧老龄社会需要依托于科技创新,但是这一过程不只是技术过程,同时需要通过经济产业发展、社会生活运行和制度体系建设的整体发展系统构造得到实现,需要发挥政府责任、社会建设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强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文章原载于:《老年学教学与研究》

智慧老龄社会的构建

任远

一、 科技创新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新的工具

在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对策举措中,一项重要策略是基于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发挥智慧养老的作用。技术进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新的工具,构成了智慧老龄化的应对实践。

(一) 科技创新和老龄化发展的关系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是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科技创新也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提供解决方案。从根本来看,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整个社会财富创造能力增强。科技创新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提供解决方案还在于,人类社会进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科技研发和信息化发展应用的深化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提供解决办法。通过新兴技术的发展应用,能够使老年人口生活更加便利智慧家居养老,优化老龄社会的资源配置、提高社会运行的效率,从而有利于人们生活福祉的增进。

(二) 科技创新和老年人生活需求的满足

从需求侧的角度看,信息技术支持的智慧养老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口的生活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便利、高效、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相关例子随处可见,包括交通服务、餐饮服务、子女赡养、财务支持、网络通讯等等。信息化和技术进步构造出在线的社会网络,增强老年人口社会交往和积累社会资本。老年人口的社会资本不仅包括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网络,在线社区的社会资本也有积极价值。信息化提高老年人口的社会参与,避免了他们和社会体系的脱离。另外,信息化手段也支持了老年人口的政治参与。

(三) 科技创新和智慧养老管理服务

从供给侧的角度看,信息技术支持的智慧养老有助于优化服务资源配置,提高老龄事业管理服务的能力。通过数据挖掘和应用,能够发现和匹配老年生活的各种需求,为不同老年群体提供精准化服务,实现需求和供给的自动配置,乃至于能够为老年人口“没有意识到的需求”提供服务。智慧养老的管理服务也表现出一些新的问题。例如智慧养老涉及大量的数据监控,这引发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现代社会的数据权利和数据管理问题,也涉及伦理和道德的争议。

二、 智慧老龄化过程中的数字鸿沟和数字包容

科技创新增强了积极应对老龄化的能力,但当前老年人口生活状况与各种技术创新可以提供的解决方案相比,还存在相当距离。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老年数字鸿沟。

(一) 三种不同类型的数字鸿沟

由于不同人口群体在进入信息化过程存在数字鸿沟,带来新形式的发展不平等。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数字鸿沟:

第一是获取信息技术服务条件的不同,例如是否能够拥有宽带基础设施,是否有互联网、手机等等,这是“有或没有”的数字鸿沟;第二是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不同,包括是否具有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使用相关应用,这是“会或不会”的数字鸿沟。对多数老年人口而言,“会不会”的数字鸿沟,比“有没有”的数字鸿沟更加突显。第三种数字鸿沟,是对信息技术应用“用或不用”的数字鸿沟,由于主观或者客观的阻隔,会使某些群体可能会因为不使用某一类技术服务而被排斥在这个技术服务所支撑的网络社会空间之外,构成了数字社会中的隔离和鸿沟。这三种类型的数字鸿沟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有没有”的鸿沟会决定“用不用”的鸿沟,而“会不会”的鸿沟,也会影响“用不用”的鸿沟,但是这三种鸿沟的性质和特点是并不相同的。

数字鸿沟很大程度表现在年龄差别上。从“有没有”的数字鸿沟看,和年轻人相比,老年群体拥有电脑和拥有智能手机,以及接入网络服务的水平都明显更低。从“会不会”的数字鸿沟看,老年人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使其容易被排斥在信息化体系之外。从“用不用”的数字鸿沟看,老年人的数字鸿沟还表现在信息化态度的差别,老年人对信息化具有更强的主观拒绝。技术进步和信息化发展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提供了新的工具,但是由于存在数字鸿沟,使智慧老龄化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充分实现。而且,数字鸿沟的后果是使老年人口越来越脱离于信息化过程,以至于被边缘和被排斥,老年群体和社会其他成员的福利不平等甚至是扩大了。

老年人口的数字鸿沟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不平等决定的。当前的老年群体主要还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开始工作的人口,其个人财富积累相对薄弱。由于老年群体本身的经济收入水平较低,会担心成本难以承受而却步于数字和互联网体系。

老年人口的数字鸿沟也受到他们教育程度和学习能力有限的影响。相比于1990年代出生的数字时代原住民,更早时期出生的人口则是数字时代的移民,存在着和数字社会的隔离和疏离,没有办法很快进入数字化时代,需要经历逐步融入数字社会的过程。

数字鸿沟还受到制度和结构因素的内生影响。在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城市的不同空间之间,信息化基础设施存在不平等,在不同阶层间存在广泛的数字不平等,制约了智慧老龄社会的实现。

(二) 实现数字包容的四种策略

为了实现科技创新和老龄化社会的更好结合,需要采取数字包容的策略,弥合信息化过程中的数字鸿沟,减少数字不平等,支持老年人口深度融入数字社会,更好地分享信息化过程带来的红利,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四种不同的应对策略。

第一,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对于“有没有”的数字鸿沟来说,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应该成为智慧老龄社会的基础服务,将其作为免费的公共物品,有助于弥合数字鸿沟和减少数字不平等,是未来信息化社会的努力方向,也能够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将网吧改造成为城乡社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对城乡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数字服务。智慧老龄社会建设需要依托家庭和社区生活,构造出智慧家居、智慧社区,家庭中有线和无线网络的数字化改造是可行的。

第二,提高老年人口的信息化知识和应用能力。对于“会不会”的数字鸿沟来说,提高信息化知识和信息化应用能力对增强老年人群的数字包容非常重要,有利于增强他们通过信息化服务和产品满足自身需求、扩展自身发展,使不同年龄人口共同享受信息化发展的成果。加强老年人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教育,需要形成终身教育的体系。从代际关系来看,年轻一代的人口有责任通过对老年人的帮助,使得老年人能够获得信息化社会的知识技能,这需要发展出一种信息化社会的“文化反哺”。信息化社会的“文化反哺”形成一种新的家庭教育。除了子女对父母的知识传播,专业教育更需要专业机构来加以实施。

第三,科技开发应用的适老化。科技创新的开发应用需要根据老年群体的生理特点、行为特征、生活方式、生活需求和知识能力来设计,以更加简便和利于使用。鼓励老年人参与到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去,科技应用需要根据老年群体的特点进行“适老化”改造,才能真正对老年人口生活具有帮助。为了增加老年群体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很多情况不是他们不会使用或使用不方便的问题,而是他们没有感到需要使用。老年人对信息技术“不使用”的“数字鸿沟”,很大程度上是老年群体日益被排斥在社会之外的“社会鸿沟”的反映。因此要促进数字包容,其路径是需要增强社会包容,使老年人群更好地参与各种社会经济生活。他们增长的社会经济活动会推动他们更多地得到信息技术的支持来弥合其“数字鸿沟”。需要推动老年人充分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科学技术才能找到服务对象和服务需求,并通过适老化来加强数字化,通过社会包容来推动数字包容。

第四,形成向智慧老龄社会过渡的“两种通道”。加强智慧老龄化过程中的数字包容,一方面要鼓励“六十岁学吹打”的终身学习;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信息化发展过于极端,将部分人口排斥在数字社会之外。在具体社会运行中应形成“两种通道”,即一方面积极发展在现代技术基础上的智慧服务,另一方面也应保持传统生活方式。可以积极鼓励信息化应用,但是对残障人群和高龄人群仍然保留传统社会的服务办法。由于技术应用有着向上的粘性,所以可以逐步实现社会的向上演进;另外在传统社会向智能老龄社会中实现“逐步淘汰”和“尾部演进”,通过“两种通道”的方式,可以使社会生活形态逐步发生转变。

三、 完善治理体系建设智慧老龄社会

(一) “技术—社会—经济—制度”整体系统

智慧老龄化的发展和智慧老龄社会的实现依赖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在人类社会不同阶段都发挥着突破性的作用。但是技术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而是技术需要依靠社会运行才能解决社会问题。科技创新要和经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和社会生活的具体运行紧密结合,以及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才能实现智慧老龄社会。

技术开发应用和产品服务通过产业化应用,才能成为经济产业,才能改变社会生活形态。科技创新需要和社会生活的具体运行紧密结合,从科技进步到形成社会生活方式,需要通过社会机制的组织作用。科技创新要渗透到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和机构养老的整体过程中,需要使科技创新和老年人的具体需求相适应。同样,科技创新的应用实践也需要制度体系的有效支持,有适当的制度环境才能发展出智慧老龄社会。而且,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问题,需要必要的制度安排和监督管理。

(二) 市场驱动、社会建设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建设智慧老龄社会需要社会治理体系的综合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驱动、社会建设和政府主导的共同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对于构建智慧老龄社会具有基础性作用。基于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会带动智慧养老产业的资本融资、企业新生,实现各类经济和社会组织的创新发展。

在智慧老龄社会的市场性不断扩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其对社会体系的损害。为了避免部分人群被抛弃在技术进步和信息化发展之外,需要增强对老年人的数字包容。科技创新中的社会建设,是通过技术化应用使人类社会组织化的能力得到增强,用技术来增能(Empower)人类社会的组织。在信息化过程中建设智慧老龄社会,需要重视智慧老龄社会的社会性和人文性,需要以“社会为本”、而不是以“技术为本”。以人类的发展为中心推动社会建设,需要通过社会建设动员和组织人类活动的参与,满足人的需求,促进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依托线上和线下更紧密的社会交往构造更加密切联系的社会生活。

就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来说,智慧老龄社会建设离不开政府的作用。特别是我国具有“强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特点,政府有更大的能力引导和建设智慧老龄社会。政府需要进一步将智慧养老整合在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推动公共管理体制调整和制度改革。政府的责任还包括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信息服务的支持,包括加强数据管理和法治建设。同时,政府也需要为智慧老龄社会建设中的产业发展提供支持,规范市场服务的标准化,促进多元投融资的发展。

相关文章:

  • 「转作风提能力·提升品质抓落实」数字化全面赋能 破题智慧养老“数字鸿沟”2023-02-09 13:37:41
  • 《养老内参》 2021年3月26日2023-02-09 13:37:41
  • 刘庆峰:破解数字鸿沟 构建智慧养老新格局2023-02-09 13:37:41
  • 智慧养老丨破解老人“数字鸿沟”难题,最佳答卷来了2023-02-09 13:37:41
  • 智慧养老中的“数字鸿沟”怎么填?2023-02-09 13:37:41
  • 帮助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2023-02-09 13:37:41
  • 517电信日 | 当“数字化”遇到“老龄化”,科技适老如何跨越三大挑战2023-02-09 13:37:41
  • 智慧养老服务 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2023-02-09 13:37:41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