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老投资 > 正文

我国保险参与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近年来,保险公司纷纷将建立生态圈、强化“医养结合”作为转型的重要抓手,将产业链延伸至健康与养老服务领域。2021年上半年,我国寿险业新业务价值同比下滑14.6%,营销员人力下降21%,寿险面临新增业务断崖式下滑、队伍流失等挑战,迫切需要以刚性养老与健康服务需求带动低频保险需求。在当前形势下,盘点保险与养老两大产业在结合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对保险业纵向延伸的战略制定、战术调整以及资源配置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我国保险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然后总结当前保险养老服务面临的突出挑战,最后提出相关的行业建议与政策建议。

一、我国保险参与

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保险参与养老服务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多家保险公司的养老社区项目在建或已投入运营,对医疗科技、实体医疗等医疗相关领域的投资持续加强,以养老为核心的保险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创新,保险公司围绕保险主业积极向外扩展养老产业版图。

(一)以高端养老社区为核心接入场景

自2009年11月,保监会批准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的养老社区投资计划后,多家保险公司随之进驻养老社区领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共10家保险公司投资了47个养老社区项目,提供超过8.4万张床位,保险通过重资产、轻重并举、轻资产等形式加速布局养老社区趋势明显。

对比其他养老行业,养老社区从属于机构养老,除了能够避免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风险问题,保险公司还能依托养老社区整合医疗、康养、金融、文旅等资源,为后期深耕养老产业提供良好的接入场景。同时,保险养老社区能够以养老社区作为实体承载,一方面能够通过老年人日常活动及医疗记录,获取相关老年群体健康数据,帮助保险产品精准定价;另一方面以高品质养老社区为卖点,促进保单销售,反哺保险业。

(二)以直接股权及间接股权形式进入医疗、健康领域

要打造养老生态圈,实现“保险+健康+养老”产业高效联动,必须强化医疗资源储备。多数大型保险公司通过合作或收购、参股知名医院等形式充实实体医疗板块。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早布局实体医疗的保险公司之一, 2015年9月以50亿元收购南京市仙林鼓楼医院80%的股权后,逐步建立了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等多个医学中心,同时通过股权投资、入股等方式控股百汇医疗、和美医疗、拜博口腔、三博脑科等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版图迅速扩张。同时,对于门槛较低的康复医院,保险公司一般选择自建,以此推动医疗与养老的深度结合,实现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CRC)闭环管理。此外,保险公司也是互联网医院的参与主体,尝试进一步打通医疗环节。

保险公司在投资端加强发力,投资医疗健康科技创新企业。数据显示,保险资金通过直接股权和间接股权投向养老及养老产业上下游医疗、健康行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已超过2340亿元。

(三)加强养老相关保险产品创新

围绕保险主业的养老保险产品持续创新。2021年6月1日,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启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是丰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产品供给的有益尝试,也有利于解决保险养老服务支付端建设滞后问题。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也在逐步完善。结合5年试点经验后,我国出台了《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试行)》,夯实了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制度基础。

二、保险参与养老服务

面临的突出挑战

保险参与养老服务现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商业模式构建、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政策指引三个方面问题较为突出。其中,商业模式尚面临长期盈利能力及产业协同不足的挑战;养老服务存在医疗资源紧缺、护理人才不足、智能化水平低及服务标准缺失等问题;政策支持体系有待优化,保险公司面临“拿地难”与“拿地贵”问题,税收等政策扶持力度有待提高,医疗层面存在多头管理,从业者管理等其他行政监督亟须加强。

(一)长期盈利能力不稳定

保险资金属性与养老行业的高度适配以及两者强产业协同性,是吸引保险公司布局养老服务业的主要因素,而实际上这两点优势并未在保险参与养老服务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发挥。

从投资角度来看,保险资金体量大、久期长与养老业资金需求的高度匹配性只是保险公司参与养老服务的前提,而盈利水平才是其决定进入养老领域的关键因素之一。具体而言,养老服务业需要长周期投资,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状况、现金流等指标的管理能力都与项目持续经营息息相关。数据显示,养老社区从拿地到盖房的平均周期为5年,成本为30亿~50亿元,选择重资产模式的保险公司需要承受5年无收益的重压。同时,养老服务质量是客户选择入住养老社区的重要判断依据,而入住率又影响着项目营收。保险公司的销售优势及低频服务特性并不能满足养老服务业长期服务、持续服务的强服务属性需求,这也导致后续运营质量把控成为一大难题,影响未来营收。

结合运作模式分析,在重资产模式下,保险公司买地自建养老社区,集投资商、开发商、运营商三个角色于一体,前期成本高。如图1所示,多数保险公司自建的养老社区投资额在20亿元以上,部分项目投资额超过40亿元,沉淀成本高。此外,不同于房地产企业建设的养老社区,保险公司建设的养老社区受“只租不售”政策的限制,延长项目回报期,加重了项目的盈利不确定性。而在轻资产模式下,保险公司通过投资、并购、入股或战略合作等途径,参与养老服务的护理和运营支持。轻资产模式虽然能以租用存量项目方式,避免前期拿地、建设等高额成本,但养老社区对选址要求高,交通便利及医疗、公园等配套完备的物业往往租金较高,保险公司成本控制压力较大。此外,轻、重资产模式均需要达到一定的入住率来实现盈亏平衡。目前,消费者购买指定险种及金额能获得养老社区入住资格,而在入住时仍要支付较高的月费及其他服务费用,容易降低其消费意愿,导致实际入住率偏低,项目亏损。入住率也与养老服务质量挂钩,服务部分有自建运营团队和外部合作两种模式,外包养老服务将弱化保险公司对服务质量的控制,影响实际入住率。

(二)保险与养老对接层次浅、生态圈不成熟,产业协同优势未发挥

保险公司与养老服务业强产业协同性是保险公司决定进入养老领域的另一关键因素。保险投资养老服务,能以保险产品作为支付端、养老健康产业作为服务端的形式,将两者结合起来,实现保险公司现金支付向服务支付转型。同时,投资养老服务业能延长保险产业链,向上能衔接养老险、医疗险、长期护理保险等保险产品,向下能带动老年医疗、智能养老、护理服务等产业,既能深挖现有消费者需求,又能产业整合引入新客流,充分发挥产业协同带动作用。

然而,当前保险公司与养老服务业的对接层次浅,产业协同性战略优势不突出,形成了保险与养老服务“两张皮”。一方面,现行模式简单地把保险资金配置到养老机构上,将“购买保单送养老社区入住资格”作为保险销售策略。消费者在购买保单获得入住资格后,除了保险理赔外,无更多渠道与形式去了解其他匹配自身需求的保险产品。此外,保险公司也缺乏与养老社区投资对接的相关产品,投保人不能直接参与养老社区投资,共享养老社区的持续、稳定的收益。可见,保险与养老服务的协同效应仍停留在保单带来入住权层面,向上延伸不足,两者互动模式仍有待创新。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搭建“保险+健康+医养”的生态圈不成熟,资源难以自由流动。保险业作为该生态圈中的核心支点,本应通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整合医院、食品、健身、财富管理等资源,促进资源的流动与资质互认。但从现状来看,养老服务的合作商之间缺乏交流,轻资产模式下不同地域的养老社区床位不能流动,产业链下游资源流动受阻,生态圈建设有待推进。

(三)优质医疗人才紧缺,医院牌照、医保定点资格难获得

优质的养老医疗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专科医生向针对老年群体的全科医生转变;二是从看病治疗向长期跟踪、主动维护为主的医疗保健模式转变。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养老服务医疗缺口较大,“医养结合”程度偏低,与优质养老医疗的差距较大。从内部情况来看,保险公司投资的养老社区大多配备医院,能够解决老人常规健康监测、基本医疗护理、临床处置等日常问题,无法处理疑难疾病、合并症、危急重症,医疗水平及转诊能力偏低。即使养老社区具备了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或医务室等医疗机构的配置,没有合格的医学人员,也只能提供基础保障及满足取药需求。一旦老人出现复杂病症,养老社区医院是无法处理的,购置的先进诊疗设备沦为摆设。而从增量思维来看,医生培养周期长,医院牌照、医保定点资格也难以获得。为弥补内部医疗短板,保险公司偏好临近三甲医院的地块,通过控股、收购、战略合作等形式获取最优质的外部医疗资源。然而,三甲医院本身医疗资源有限,加上自身的社会服务属性,难以完全覆盖、及时满足养老社区医疗需求,从外部资源入手解决养老医疗问题难度大,优质医疗资源问题难破解。

(四)护理人才招不来、留不下、缺培养

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约2.54亿老年人,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有4000万人,对应产生600多万名养老护理员需求,但目前仅有50多万名从事养老护理的服务人员,供需严重不平衡。即使招来了养老护理人才,保险公司也将面临人员(尤其是年轻护理员)流失问题。根据麦可思公司的调查,全国范围内接受养老职业教育的学生到岗后第一年流失率约为30%,第二年就达到50%,第三年接近或超过70%,这从侧面反映了护理人员流动性强的现状。与此同时,针对存量的护理员,继续教育培训缺失。虽然大部分保险公司投资的养老社区要求护理人员持证上岗,并且接受过规范的岗前养老护理培训,但企业不太重视在职期间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护理人员对老年危重疾病的预警预判知识和能力较弱,大多依靠经验判断。

(五)养老服务智能化程度低

智慧养老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养压力,而从保险公司投资的养老社区建设来看,智能化提升空间较大。整体而言,养老社区智能化程度低、产品更新较慢,更多停留在健康与摔跤等意外监测方面,较少涉及如照料、健康服务等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的领域。而在餐饮服务、娱乐健身等其他配套服务领域,智能化劣势更加明显。保险公司智能化改造低意愿也是一个难题,智能产品单价高、更新迭代较快不利于保险公司成本控制。

(六)服务标准缺失

除了资源层面问题,服务标准的缺失也是困扰保险公司推进优质养老服务建设的一大难题。服务标准是促进生态圈下游企业资质互认、资源流通的重要一环,能帮助推动下游企业业务合作,如养老机构的床位互认、多地点体检等,实现客流、信息等资源的流动。养老服务关联行业多,缺乏统一明确的服务标准,保险公司难以管理、监督服务工作。尤其是在轻资产模式下,保险公司作为养老服务购买方,并未建立对护理、医疗、餐饮等服务供应商的明确标准化考核体系,以区分“及格”供应商与“满分”供应商,同样也没有对应的激励机制促进供应商提高服务质量。

(七)政策支持和监管有待加强

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而我国养老产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土地、税收优惠政策更多向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倾斜,对营利性养老机构支持力度不足,养老服务综合监督制度亟待完善。

第一,“拿地难”“用地贵”成为保险参与养老服务面临的首要挑战。土地是制约保险养老社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暂无符合养老土地用途的专项分类,只能以医疗卫生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名义拿到地块,用地性质不清晰压缩了供地来源。此外,用地性质混乱也会影响企业经营与政府监管。土地性质直接决定了土地的使用年限,如医疗卫生用地期限(50年)是低于居住用地(70年)的,这将推高摊销到每一年的土地成本,不利于保险公司控制成本。与此同时,土地性质混乱也导致后续经营中税收、物业管理、公共事业收费标准难以统一,影响保险公司项目运营风险控制与政府监管。除用地性质不明晰外,保险公司投资的养老项目大部分通过市场化的招标、拍卖、挂牌方式获取土地,用地成本高。拍卖、挂牌遵循“价高者得”原则,直接推高了土地价格,而招标无法分割出医院、健身场所等公益性养老配套设施,同样无法降低实际用地成本。

我国保险参与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第二,政府的税收优惠、床位等补贴支持力度也需要提高。在税收政策方面,目前已减免保险养老社区中养老服务收入的税费,但老人交纳的租金部分无法享受税收优惠。此外,针对保险养老社区中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税费大头,优惠力度仍需加强。以房产税为例,欧美国家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CRC)和活跃长者社区(AAC)模式下均不需要缴纳房产税,而我国保险养老社区(尤其是重资产模式下建设的养老社区)多为自持房产,缴纳的房产税额度较高。而在政府补贴方面,北京、安徽芜湖、广东中山等地地方政府针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床位补贴和运营补贴,但保险公司投资的养老社区为营利性养老机构,无法享受上述补贴。

第三,医疗资质、医保定点等多头管理影响“医养结合”深度。医疗是保险养老服务的重要基础,也是影响保险参与养老服务深度的重要因素。目前保险养老服务主推的“医养结合”更多是自建医院,其中的医院牌照的审批和社保医院定点,涉及不同的政府部门。在现行制度下,“医养结合”中的医疗、养老领域分属卫健部门、民政部门审批管理,而费用报销等事宜则由人社部门负责。各部门的职责界定有待进一步明确,形成针对“医养结合”机构的统一的监管标准,否则多头管理容易产生漏洞,引发“骗保”“套保”等行为,阻碍保险养老服务“医疗+养老”进一步结合。

第四,政府仍需加强从业人员管理、收费合规等方面的监管。以从业人员管理为例,目前对于养老护理员,可以根据技能等级证书核实从业者的专业素质;但为解决人手紧缺问题,大部分养老服务机构并未将其作为入职的“门槛”,政府对养老从业人员的管理有待提高。再如,老人在入住保险养老社区时部分需要支付一大笔押金,对于远期住户而言,存在服务与承诺不一致,甚至服务无法兑现的风险,而这些都牵扯到养老行业预收费是否合规、前端费用要怎么监管等,这都是现行监管制度下有待厘清的问题。

三、推动保险公司发展

养老服务的行业建议

保险公司是养老服务的主力之一,是我国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养老服务的活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结合上述问题点,本文提出以下行业建议。

(一)保险公司“量体裁衣”,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

对保险公司而言,参与养老服务并非只有重资产养老社区这一种方式,可以根据自身资产负债匹配能力、现金流管理能力等,选择轻资产、轻重并举或者是重资产模式。但均需考虑以下因素。

在重资产模式下,前期投入大,成本回收慢,但客户黏性较强。保险公司自建养老社区需要承受较高的前期成本与长回收周期,且养老服务的城市扩张速度慢,可能失去部分先发优势。但重资产的优势在于保险公司是运营服务的核心负责人,对服务质量有较高的掌控性,对增强客户黏性具有重要作用。

而轻资产模式不需要拿地建设,建造成本较低,但服务质量管控难度较大。以保险公司与房企合作为例,目前“三道红线”倒逼房企转型,养老地产成为房企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而保险公司通过战略投资等形式入股房企的养老社区,能够降低前期投入,高效实现养老服务区域化覆盖,以此推动旅居等养老模式快速扩展。该模式能够同时发挥房企的拿地与建设优势和保险公司的客户资源优势,但需要解决保险公司在养老服务中角色定位问题。保险公司是仅作为引导客流的渠道?还是参与实际的运营活动?其中如何参与运营、参与的程度都是保险公司需要重点考虑的。此外,保险公司需要谨慎选择运营合作方,以免低劣的服务影响自身声誉,反而不利于保险主业发展。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轻资产模式更适合保险公司试水养老服务,也能有效整合与利用如房企空置的土地等资源。

此外,目前保险参与养老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以建设养老社区为主,面向高净值客户。而未来随着资源整合能力的优化,保险公司成本下降后有可能通过租赁、合作等轻资产运作方式,提供机构养老床位或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覆盖中低端养老服务,以扩大养老服务的受众面。这一趋势也能与普惠型养老相结合,成为保险公司助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二)推动养老服务支付端与供给端高效发展,加速养老生态圈建设

以专属养老险等产品的销售与创新充实支付端,以股权投资等形式丰富服务供给端。无论是重资产模式,还是轻资产模式,保险公司要关注价值链延伸的过程中的重心与边界,立足保险本业,孵化及培育养老生态圈。对于任何一种养老模式来说,成熟稳定的支付方是前提。保险公司要加快利用长期护理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等商业保险政策优势,配合年金险给付,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支付渠道,使客户退休后收入(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金)尽可能覆盖保险养老服务的日常支出。除了现有保险产品外,保险公司需基于养老服务这一新场景,促进新产品(如让入住老人参与养老社区投资)开发,更好地发挥风险保障功能和财富管理功能。

而在服务供给端,保险要以保险本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股权投资、战略合作等形式,搭建起“险、医、药、康、养、护”生态圈保险资金投资养老产业,充分激发保险与养老的强产业协同性。

(三)以科技为抓手,破解医养难题

重视对智慧养老服务的创业投资,加强互联网医院建设。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缓解护理、医疗人才困境需要较长时间,加上人员薪酬持续上涨的成本压力,必须从外部寻找破解人才困境的方法。养老服务智能化能实现机器替代,压缩人员需求。此外,慢病保险、癌症复发险等产品的创新和已有产品的优化需要大量数据支撑费率计算,可通过智慧养老设备搭载的传感器等设备,获取所需数据,实现更加精细的客户分层和提供更为充足的风险保障。

为加速智慧养老服务发展,保险公司可作为一般合伙人(GP)成立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或作为有限合伙人(LP)携手创投,助力智能医养科技企业孵化,待其技术成熟后接入养老社区,赋能保险养老服务。除智能医养硬件以外,互联网医院平台也是科技助力保险养老服务的重要方向。互联网医院能打破地域、时间的限制,保障更广泛的人群,满足更多元的医疗需求,而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又能提升分级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质量,让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加可及。

(四)从增量、存量角度解决人才难题,帮助养老服务业提质增效

人才是解决医养难题的重要发力点,保险公司可从提高增量、盘活存量的角度切入。

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成立学生实训基地等措施提高养护人才增量。保险公司可与职业学校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人才方式,并开放自身拥有的实体养老社区作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带薪实习场所,增加其对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的熟悉度,提升人员与岗位的匹配度。同时,加强与高校的联动,成立老年学、护理学专业科研活动基地,从中遴选适合的管理人才。此外,利用区域经济阶梯差,在中西部、农村地区招聘优秀的养护人才。

建立科学的在职培训与薪酬激励机制,提高养护人才专业技能。从存量提质的角度来看,保险公司可与医院、康养机构等专业机构定向开发培训课程,提供全职业周期培训,不断提高养护人才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水平。与此同时,建立科学、可量化的绩效考核体系与薪酬激励机制,充分尊重护理人员的劳动价值。深化与外部医院的合作层次,承接部分执业医师、护士到养老社区设立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促进医疗资源配置优化。

(五)加快保险产品、养老服务等标准制定,完善保险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首先,保险公司应加强养老服务数据收集,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作为养老服务的支付端的重要来源,长期护理保险目前已在49个城市试点,2021年8月国家医保局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也发布了《关于印发〈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标准》),首次制定了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评估标准。但从长期来看,《标准》在建立多重评估机制、护理等级细化方面有待加强。《标准》细化需要定性经验与定量数据支撑,因此保险公司可围绕疾病发生率、恢复期长度、护理费用率等关键指标,以养老社区为接口积累经验数据。同时充分利用相关数据,为长期护理保险费率的厘定、保险限额确定、责任认定等提供优化数据支持。

其次,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如准备金等运营机制。而在保险养老社区运营方面,行业缺乏细致、统一的服务及运营标准,既难以保障客户权益,又不利于将保险公司在养老层面的无限责任变成有限责任。保险公司可借鉴美国、英国、日本、欧盟养老机构服务标准,建立国内行业标准。以美国为例,多数州要求建立CCRC准备金制度,其中宾夕法尼亚州规定CCRC准备金不得低于未来12个月内到期的抵押贷款本息或10%的年度运营资金。国内保险公司可参照该标准,建立准备金制度,增强抗风险能力,维持养老服务良性运营。

最后,借助第三方评估机构与供应商交流会,加强养老生态圈企业资质认定与交流。在“保险+养老”生态圈建设方面,保险公司可借助第三方评估机构,搭建服务提供商资源库及评级标准,同时通过供应商交流会、老年运动会等方式,加强与上游企业、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流,促进资源流动。

四、助力保险养老服务业

稳健发展的政策建议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高于世界平均水平(9.3%)。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与之相应的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为更好地调动市场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解决保险公司参与养老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土地、税收、医疗等方面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养老用地管理。养老专项用地能有效解决土地使用年限与养老用地特性不匹配、养老社区用地混乱等问题。政府可加快研究养老专项用地可行性,结合养老社区医疗、健身等非营利配套用地与营利用地并重的特点,出台相关土地配套细则。

第二,加大税收优惠及补贴力度。保险参与养老服务处于起步阶段,政府税收优惠、运营补贴等支持能有效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因此建议加大对营利性养老机构租金、房产税的税收减免力度,并且可对标非营利性养老机构,适度给予建设补贴、床位补贴和运营补贴。此外,政府可考虑对保险养老社区智能改造给予补贴,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第三,尽快出台养老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医养结合”多头管理问题,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职能部门要加强横向联系,同时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规范市场行为及明确各部门职责范围提供法律支持。

第四,提高医疗资质与医保定点审批工作效率。医疗资质与医保支付是所有机构养老都会面临的两大难题,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政府加速对符合资格的医疗机构的医疗资质认定与医保报销审批,制定统一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准入标准。

第五,强化从业人员管理与培训支持。养护人才数量短缺、专业水平低是养老服务业的普遍痛点。政府应加强对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同时通过发放职业培训消费券形式,帮助从业者更好地提升就业能力与职业技能。

第六,保险养老社区加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2016年,我国正式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目前已有49个试点城市。保险养老社区加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一方面能疏通保险养老社区支付渠道,牵引长期护理体系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能以更广泛的数据支撑精准测算,帮助完善长期护理保险。

第七,加快研究将养老服务资产纳入公募REITs底层资产。从国际经验来看,REITs是美国养老住宅和专业护理院的主要投资人,是引导中长期资金参与养老服务的有效途径。而在2021年6月,我国首批9只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产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资本流向流动性较弱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又一渠道,也为养老服务纳入REITs底层资产提供了有益参考。为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更为顺畅的养老投融资闭环,政府可从REITs入手,尽快将养老服务纳入REITs底层资产,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

相关文章:

  • 零距离,秒医疗 推进医养结合,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2023-01-18 22:30:23
  • “医养联动”破解农村养老难题2023-01-18 22:30:23
  • 养老院护理员2023-01-18 22:30:23
  • 干货|社会化养老与医养产业构建2023-01-18 22:30:23
  • 我国医养结合的模式有哪些2023-01-18 22:30:23
  • 医疗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无围彩霞养老解决方案2023-01-18 22:30:23
  • 我国目前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有21种2023-01-18 22:30:23
  • 通用环球医疗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信息2023-01-18 22:30:23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