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老机构 > 正文

我国目前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有21种

自2013年9月份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关于医改、养老服务以及医养结合的一系列文件,如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推动医养融合发展,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居民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要求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强调建立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延伸到社区、家庭;要求建立健全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按照中央相关文件精神,各地积极行动,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医养结合发展态势良好,涌现出了一大批医养结合的模式。

医养结合的模式简单地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医养一体融合发展型(医养同属于一个单位、接受同一个“老板”的管理医疗社区养老,又分为医疗机构新建养老机构、养老机构新建医疗机构两个类型);二是医养嵌入型合作协同发展型。每一大类又因养老方式不同、服务主体不同、融合或协作发展的范围及程度不同及服务设施运营及其监测设备等的不同分为若干不同的模式。

我国目前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有21种

济南大学朱孔来教授的“医养结合与养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团队,自2018年开始连续不间接对我国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进行调查研究,先后到400多家养老机构和3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出我国目前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有21种。现对各模式主要特点作一简要梳理。

我国目前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有21种

一、“机构养老”的医养结合模式有10种

我国目前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有21种

1.“大养老+小医疗”型。在养老机构内部新建小型医疗机构(如医务室、门诊部),以养老为主、医疗为辅,且医疗只能提供门诊服务。目前许多中型养老机构采取此模式开展医养结合。

2.“医疗、养老并重”型。一般多为新建的大中型养老机构,同步配套建设一级或二级综合医院(也有一部分为护理院),实现医疗、养老并重发展;也有一些医疗资源相对闲置的医疗机构,直接转型为护理院、医疗康复中心等,将富余医疗资源用于养老服务,实现医疗、养老并重发展。

3.“大医疗+小养老”型。由规模较大的医疗机构(二级、三级综合医院)在内部新建小型养老机构或开设老年专护病房,通过配备相关设施、增加护理人员等举措,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以医疗为主、养老为辅。此模式是利用高端医疗资源办养老,环境条件好、医疗保障好,是一种比较高端的医养结合模式。

4.“大医疗+小康复”型。规模较大的医疗机构新建小型康复机构,如康复科、康复中心,在原有医疗服务基础上新增康复服务,以医疗为主、康复为辅。

5.“两院一体”型。地方政府将敬老院委托乡镇卫生院托管运营,乡镇卫生院与敬老院实施“一体化”管理(也有一部分是乡镇卫生院直接新建养老机构)。乡镇卫生院利用敬老院的富余资源除照顾好农村“五保老人”外,还接纳一部分社会养老人员。

我国目前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有21种

6.“医康养一体”型。一般由医疗卫生机构新建养老机构(如养老院公寓或护理院等),也有新建的医养结合机构,除开展养老、医疗服务外,还开展康复服务,实现医康养一体化发展。

7.“个体诊所+微型养老”型。由城区个体诊所举办微型养老机构,前面门厅为诊所,后面为家庭式或微型养老,诊所医生、护士为老人同时提供医疗和生活照料服务(也有的再聘护理员)。

8.“养老机构+医疗服务整体外包”型。养老机构不新建医疗机构,而是与就近的医疗卫生机构(有住院功能的综合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将养老机构所需的医疗服务整体外包给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场所和必要条件(如提供一部分房间作为医疗区),医疗卫生机构在养老机构设置分院等分支机构并派医务人员到养老机构为其提供整体医疗服务,或称“整体托管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还有的是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毗邻建设,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养老机构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病号”资源,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提供所需医疗服务。

9.“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绿色通道”型。养老机构与邻近的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患者就医提供“绿色通道”,优先提供住院、远程会诊、预约挂号等服务。这是目前开展医养结合最多的一种模式。

10.“大养老+小医疗+医疗服务绿色通道”型。养老机构自身先建设一个小型医疗机构(如医务室或诊所),同时另与较大规模的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绿色通道”类的合作协议。

二、“社区养老”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有6种

我国目前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有21种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型。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般为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托管运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免费使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房屋等设施,并承担起老年人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等工作,开展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

2.“社区医养设施共建共享”型。新建社区,将养老服务设施同医疗卫生机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一体化管理,如城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一建设、一体化管理,农村幸福院与村卫生室统一建设、一体化管理。

3.“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型。以医养结合机构为主体托管运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闲置资源利用起来开展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有的医养结合机构为了拓展“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业务,往往同时托管多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我国目前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有21种

4.“社区综合养老服务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协议”型。一般是街道办事处建设的“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为了开展医养结合,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发挥各自优势、谋求共享资源”的合作协议,开展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

5.“村卫生室+农村幸福院”型。由村卫生室托管运营农村幸福院,实现农村社区层面的医养结合。

6.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小医疗”型。由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或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与周边的诊所等签订合作协议,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的医养结合。

三、“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有5种

我国目前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有21种

1.“家庭养老(或有保姆)+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型。非空巢老人平时在家中由家人或家人雇佣保姆提供生活照料,再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获得家庭医生提供的各项医疗健康服务。此模式目前运用较多,也是目前卫健部门广泛宣传和推广的主要模式。

2.“家庭养老(或有保姆)+长护险'家护’服务”型。符合长护险条件的失能老人平时在家中由家人提供生活照料,再由长护险的定点机构提供以医疗护理和康复为重点的“家护”服务,每周1-2次,相关费用主要由医保资金提供。

3.“互联网+远程监测+实体性服务机构”型。针对空巢老人尤其是半失能及高龄老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由医养结合的实体机构(如医养结合机构或社区护理站或开展养老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为主体,为居家养老的老人配备穿戴式身体监测设备及家中风险监测设备对其身体状况及家中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适时远程监测,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将相关数据及时传递给实体机构;实体机构根据监测数据及时为老人提供适宜的医疗服务和风险防范服务,同时根据老人及其子女的需求,为老人提供所需的生活照料服务。

4.“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型。由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主体,开展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我国目前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有21种

5.“居家服务机构+'京东’医疗远程服务”型。由居家服务机构作为主体上门开展生活照料服务,居民所需的医疗服务由京东公司提供远程服务。

相关文章:

  • 零距离,秒医疗 推进医养结合,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2023-02-09 13:17:45
  • “医养联动”破解农村养老难题2023-02-09 13:17:45
  • 养老院护理员2023-02-09 13:17:45
  • 干货|社会化养老与医养产业构建2023-02-09 13:17:45
  • 我国医养结合的模式有哪些2023-02-09 13:17:45
  • 医疗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无围彩霞养老解决方案2023-02-09 13:17:45
  • 通用环球医疗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信息2023-02-09 13:17:45
  • 医养结合17种模式分别是什么?2023-02-09 13:17:45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