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老机构 > 正文

合众人寿创新五大方面积极探索新型养老业态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呈加速发展态势。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养老产业快速发展,一些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探索发展多业融合的新型养老业态。其中,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创建合众优年生活养老社区,把保险保单和实物养老相结合,突出持续化照料、集成化服务优势,创造了国内诸多第一,引起中国保监会、国家民政部等部委高度重视。

一、合众人寿新型养老业态的主要特点

合众人寿成立于2005年2月,股东由中发集团、意大利联合圣保罗人寿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太阳生命保险株式会社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组成,目前总资产达400亿元。合众人寿借鉴国外先进的持续照料退休社区经验,在武汉市蔡甸区投资兴建新型养老业态——合众优年生活养老社区,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目前一期工程启动区有2005套住房,可提供4000张床位,即将开园入住,2015年全部建成后可提供床位1万张。该项目分为持续健康退休社区、活跃老人社区、养生中心、健康管理、老年专属医院、医疗康复中心等功能区,致力于打造以养老、养生为核心,以临床医疗、专业健康护理为支撑,集养老、养生、康复疗养、医疗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养老产业基地。其主要特征和创新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功能集成化。合众优年生活养老社区融居家、社区和机构三种养老方式为一体,既享有居家养老的天伦之乐,又拥有社区养老的多彩生活,还具有机构养老的专业服务。传统的养老院、养老公寓,近乎囚禁似的把老人固定在一栋楼或者一个门禁森严的小院里,空间狭小,生活不便。合众优年生活养老社区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提供了各种生活配套设施,餐厅、超市、洗衣、银行、邮局、美容美发以及各种娱乐活动场所一应俱全,休闲会所、老年大学、游泳池、健身房、图书馆、党委、念佛堂等应有尽有,具备了现代社区的所有功能。

2、管理国际化。2009年起,合众人寿多次派人前往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养老产业发达的国家进行实地考察,并引进美国CCRC持续护理社区模式。CCRC养老社区的根本理念是,从被动型、托管式养老向自主型享老式养老观念转变,让老年养老从“安身养老”变“活力养生、健康享老”。借鉴美国做法,合众人寿全力打造的合众优年生活养老社区,倡导一种全新居住理念和全新享老方式,并聘请美国专业退休社区管理专家团队,负责社区的日常经营和管理,为退休人士提供全世界最先进、系统周到的健康养老生活。

3、保单实物化。合众人寿首创“买合众保险,住养老社区”的全新养老保险产品形态,以养老社区的实物(房子)对接传统的养老保险产品,从而将传统保险的保单保障升级为保单加实物的双重保障。即,合众人寿的保险客户只要购买了某款合众养老产品,就可提前锁定未来入住合众优年生活养老社区的权利,在保险期满后,如符合入住条件并选择入住合众优年生活养老社区,就可尽情享受“居住在家中、生活在社区、服务于机构”的快乐退休生活。这种创新打破了传统保险的观念与产品模式,从虚拟保障向可见的实物保障转移,推动了中国保险模式的全新升级——“保险+实物对接”的模式,引领了寿险产品的第三次革命。

4、医养一体化。合众优年生活养老社区引进三甲医院作为社区医院,并与社区外医院建立绿色通道,设立120急救点,实现养老与医疗机构的对接,在同一社区内提供从独立生活、协助生活、老年痴呆失忆护理、专业护士护理、到康复护理的全方位护理服务。

5、照料持续化。合众优年生活养老社区涵盖养老服务的所有层级,在同一个养老社区内,提供包括独立生活、协助生活(含失忆护理)和专业护士护理(含康复护理)的系统化服务,不论入住者健康状况有何改变,无需脱离社区即可获得持续照料。

合众人寿针对目前社会上高端养老住不起,低端养老排不上的问题,把养老产业客户定位于中产阶层。目前正在武汉、沈阳、南宁、合肥四个城市建设养老社区,其中武汉养老社区已经入住,成为国内第一家由保险机构投资的养老社区。同时,公司正在山东、北京、上海、河南等省市积极规划进入,未来几年将完成全国化的战略布局,届时,全国的合众养老社区可容纳46万老人在社区养老,直接解决约15万人就业,贡献税收约30亿。

二、大力发展新型养老业态的重大意义

养老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等特点,并对上下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效应。因此,鼓励合众人寿等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领域,大力发展新型养老业态,是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既惠民生、又促改革的一举多得的重大战略,应给予大力支持。

1、有利于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加快发展由民间资本投资的各类新型养老业态,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各类养老服务和产品,满足养老服务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从而维护老年人养老权益、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2、有利于扩内需、调结构。养老产业不仅涉及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照料、健康服务、紧急救援、日常生活用品供应,还包括养老金融产品、老年文化娱乐、老年医疗保健、养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法律服务、养老机构建设等多个领域,涉及面广,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同时,还能带动养老保险、养老地产等诸多行业发展。因此,大力发展新型养老业态,可以有效激发民间资本投资热情,通过细分市场需求和提供专业化服务,挖掘和释放养老需求,促进养老产业快速发展,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从而实现扩内需、调结构目的。比如,仅以养老床位测算,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至少还需要近500万张床位,市场需求达3000亿元;若再加上康复设施、培训基地等,至少还能拉动1500亿元的投资。

3、有利于深化体制改革。新型养老业态多以民间投资为主,而且涉及多业态融合和多部门协调。因此,发展新型养老业态有利于深化相关领域改革,完善养老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好统筹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相关领域的互动发展。

4、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迅速增加,养老需求快速增长,养老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我国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与养老产业发展仍较滞后之间的矛盾,正在由老年个体向老年群体扩散,由单个家庭向整个社会传导,由养老问题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渗透,成为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发展新型养老业态遇到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合众人寿在探索新型养老业态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由于是新型业态,存在政策支持不多、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影响了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1、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前,我国老年人少,养老院主要由国家和集体投资建设,重点解决“优抚”和“三无”老人的供养问题,养老是一种社会福利合众人寿养老社区骗局,归口民政部门管理,与之相关的业务分属劳动和社会保障、住建、卫生和计划生育等多个部门管理。特别是面对民营资本创办的新型养老业态不仅涉及多业态融合,也涉及多部门监管,迫切需要系统规划和统一监管,这使得现行体制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政策支持不足。当前,在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医疗政策、投融资、土地等方面限制仍然较多。如许多地区在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过程中,缺乏卫生、民政和社保部门的协调配合,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渠道不通畅,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很难获得医保定点资格。同时部分政策落实比较难。尽管国家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但民间资本投资养老产业仍存在“玻璃门”、“弹簧门”,如根据有关政策,民办养老机构可以享受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但实践中这些政策很难落实。

3、市场定位冲突。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概念已经提出10年,但仍缺乏明确的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机构的性质界定及相关管理办法。一些地方公办养老机构出现“高档化”趋势,偏离“保基本”功能,甚至低价出售,扭曲养老市场价格体系,造成不公平竞争,挤压民办养老机构市场空间。

4、专业人才缺乏。目前全科医生、专业护理和老年家政等服务人员比较短缺,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据统计,我国目前大约需要1000多万养老护理人员,而全国现在仅有30多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不足10万人。此外,由于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报酬低,许多从业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频繁跳槽改行,养老服务队伍不稳定。再有,因为缺乏正规的岗前培训和资质认证,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极度匮乏。

5、融资难问题突出。养老产业投资回收期长,经营利润低,需要长期的低成本资金支持,但国内融资渠道不畅,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制约新型养老业态发展。

四、几点思考和建议

把大力发展新型养老业态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新增长点,作为惠民生、促改革的新切入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进。

1、转变发展理念。面对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客观现实,宜树立“政府引导、社会兴办、市场推动、加快发展”的发展理念,在发挥政府“兜底”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掘养老的产业属性,鼓励发展各类新型养老业态,推动“家庭养老”为主的传统养老业态向“社会化养老”为主的新型养老业态转换。为此,要处理好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关系,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合理定位,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相互衔接,实现服务对象普遍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和服务队伍专业化。要处理好主体与载体的关系,鼓励民间资本作为投资主体兴建专业养老机构,支持投资主体探索发展新型养老社区等载体,增加市场供给,缓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加快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处理好公办与民办的关系,对各类养老机构一视同仁,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化行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公办民营,通过承包、委托运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行机制。积极实施民办公助,通过给予建设、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

2、开展综合试点。

养老产业主管部门应选择有特点和代表性的区域进行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先试,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为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经验。以此为依据,可考虑以合众优年生活养老社区等新型养老业态为主要载体,探索设立养老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在财政、金融、经营模式、社会保障等方面先行先试,继续为全国养老产业发展探索新路,积累经验。需要试点、突破的政策主要有:一是强化财政支持。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各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给予新型养老业态和公办养老机构一样的免征房产税、营业税等优惠政策。二是鼓励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商业保险公司结合养老产业特点设计保险产品,开展相关业务,促进保单养老和实物养老融合对接。三是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允许专业养老社区租赁、销售并存,加速资金回收,拓展企业盈利空间。四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支持和综合金融服务,提高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比例,探索“以房养老”、“以地养老”等筹资途径。五是完善医疗报销制度。鼓励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合作,支持养老机构在全国建立连锁全科诊所,探索把养老社区的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范畴,并解决老年人医保异地报销问题。

3、加强人才培养。一是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二是加快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落实全科医生多点执业政策,整合基层医疗资源,为居民养老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三是建立养老机构专业人员认证、培训体系。制定从业人员职业技术等级评定制度,设立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对职业护理人员进行资质认证,培养专业护理人员,建立行业标准,提高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化水平。四是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制定养老服务人员薪酬指导政策和奖励政策,切实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使养老服务行业收入水平与其它行业大体相当。

4、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府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对养老产业发展进行系统设计,制定总体战略,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明晰各部门职责,打破条块分割,建立养老产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公办养老机构体制创新,建立各类社会组织、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机制,完善全科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吸引社会资本、公益基金和国外资本投资养老产业,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养老服务设施,促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化教育、休闲旅游、金融信息等养老相关产业发展。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用市场机制促进民营养老机构向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和网络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知名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养老服务企业和企业集团。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